艺术的引路人

环顾桌上的书,《剑桥艺术史》、《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平如美棠-我们的故事》、《艺术与观念-塞尚》、《艺术与观念-凡·高》,好生神奇,没有半点理科生的味道,会心而笑。
昨晚半夜醒来,黑夜里的光朦胧又明晰,想到有好多的艺术引路人照亮我内心的灯塔,很想写写他们和他们带来的光!

艺术引路人,这个称呼也不知道准不准确,至少在我心里,他们的份量很重。除开压轴的最可爱的人,按出场顺序道来!

《艺术的故事》兼具启蒙和深究之能,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
在2016夏将我引向艺术史大门,直到现在将近四年,我仍时时能从书中的文字里汲取养分。非常非常喜爱这本书,那时从艺术史框架类的书籍中选中它过于幸运,另外很著名的两本是《詹森艺术史》、《加德纳艺术通史》,都是大书,知识不论好坏,中意便是好!
不止止是中意,范老师的译文行云流水,为《艺术的故事》更添一层文字的艺术之美。其中有一段诗的译文,为之深深着迷,等我翻阅到了再附上来。
后来某年在香港皇后大道东的三联书店里遇到贡布里希论文所编撰的书《阴影:西方艺术中对投影的描绘》,毫不犹豫入手,乐在心中一隅!这个小小的角落里藏着探索艺术的温暖、亲切和神秘。
贡布里希的智慧凝结出一部部艺术经典的论著,自当是佩服不已!近现代中国有如范老师这样的前辈更是我们之幸,读范老师在2015年发表的文章《美术史的形状 —— 三十年来我的出版经历》,心里有多番滋味,引一些范老师的珠玉之言:

只有通过沉思的生活,或许才可以安心平静地做美术史。从现实效果看,美术史没有什么用处,正因为它没有用,反而给我们的文明增添了东西。试想想,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没有人研究美术史会怎么样?我认为美术史极为重要,至少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艺术品是文明的载体,是它让我们的文明焕往辉来。唤醒死去的东西,让灰尘掩盖下的艺术重放光明,这对于我们现实生活可能没有什么用处,但没有这项工作,我们可能就生活在荒漠之中,或生活在混凝土的包围之中
第二,历史是我们生活的最重要纬度,我们不但想看到以后的人,而且更想看到以前的人,就像高更(Paul Gauguin)的一幅画说的: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o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 Boston, MA, Mus.F.A.)我们是前后都要的人。我们不想忘记自己的历史,我们甚至想让时间逆行,想让历史能够重现,能够亲手触摸历史。这时候,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如美术史提供的实物有效,让人感觉自己生命的延长,自己历史的辉煌,因为抚摸的是伟大的纪念碑。我觉得这是美术史最大的魅力。
第三,王国维称赞宋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盛期,因为宋人的研究态度,既是欣赏的又是研究的。即是说把欣赏和研究结合起来。一个数学家可以欣赏一个简洁、优雅的公式,一个文学研究者也可以欣赏一首诗的神来之笔,但是真正地调动我们内在的感官和我们的观念相摩相荡,氤氲化醇,融合为一门完美的学科,大概就是美术史。换言之,从欣赏和研究结合的角度看,我觉得美术史的魅力要远远大过其他的学科。在物理实验室待一天两天可能会比在艺术名作面前待一天两天难受得多。

喜马拉雅已经上线听书版《艺术的故事》,可以不时听听,虽不及看书来得震憾,也能在日子的空隙里填补美。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蒋勋老师著。
蒋勋老师录的视频节目挺多,看他很沉醉地谈论美、谈论艺术,时间流淌得慢下来。他像是一位老朋友,告诉你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他声音很温柔,他会说他在河边散步时捡到一块独特的石头,他会说他在山里徒步时遇到一阵春雨,蒋老师很美好!
看蒋老师写的美术史是把视角再简化提炼一些,看他的书会让人的心境很平和,抚平焦燥,我很喜欢。
可以看看蒋勋老师一些讲座视频,会收获良多!

接下来的几位引路人是在喜马拉雅相遇,他们是陪伴了三年多的枕边声音。
沈阳大学的张法中老师,从2018年开始“陪伴我入睡”,从他的《西方艺术史》到《中国美术史》,每期节目都有收获,张老师很多时候是在讲述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家的苦痛、无奈、高傲、坚持自我。有几期张都是去欧洲录节目,听他讲他去给凡·高扫墓那段,鼻酸泪目。至今清晰记得那个片段,我从室外走进昏暗的地下停车场,光都消失了,好像我也进入到墓园,枯树上的乌鸦,野生野长的野草,我掉进很安静很安静的空间,只能听到心跳,莫名就自然地流泪!
张老师现在在做一些普及美育的工作,包括有一些寒暑艺术聚会,几年后,若我仍念念不忘,一定赴约!

江遂浪老师,她简直是潇洒的化身,我一想到她的声音就不自觉的嘴角上扬。江老师的节目有好几组,我应该都听完了。400期的《名著面面观》,我爱不释耳,大多时候我是上班路上听,边听心里边随她的声音开心起来,江老师是才女,可爱的才女。另外一组《西方艺术的希腊神话》,特别俏皮地讲神话中的男男女女故事,她2020年初出版的新书《众神的样子》就是整理后的书籍,搭配食用更美妙!

祝唯庸老师,2019年开始讲《一听就懂的中国艺术史》,是我第一次听不够的节目。祝老师讲解很细致,很有耐心,很钦佩祝老师做节目一丝不苟的精神。祝老师的新书今年应该能出版,祝福!

小顾,是我在喜马拉雅上第一次付费听的主播,他有一个节目《顾爷说画:可以听的西方艺术史》,很轻松的方式介绍艺术史的框架,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免费。

意公子,是位爱穿小绿裙的女子,最早是被她做的一个视频系列《艺术很难吗?》吸引,她讲述艺术的风格跟小顾有点相似,很放松。在2019年还是2018年,她创办了公众号“意外艺术”,她成立了工作室,有了共同爱好的团队成员,公众号的文章更新很频繁。现在她成为了妈妈,开始关注儿童的美育,挺温馨的!

写着写着发现快变成我的订阅分享了,哈哈。等等,这些腹有诗书的引路人好像都喜欢用声音和文字来传递知识,嗯?

还有两位分享音乐艺术的主播,特别特别特别感谢!简直是为聋的传人打开了耳朵的通路。
孤山老师,他常年在海外,我觉得他是在流浪。他的节目超级棒,《艺术世界漫游指南》,他与听众一起合作演奏一首歌,现在已经合作完成三首作品了。每一首都听出音乐被热爱的样子,那是一群相同爱好的陌生人在音乐里舞蹈的样子,天籁之音!

韩嘉天老师,我听韩老师的节目真是把自己当成他的学生。他的节目单很多,古典音乐的节目最好听。现在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多了几份“懂得”,离花花的“懂得”能近一些。我把韩老师的节目搬到了跑步mp3中,有时边跑步边听,听韩老师细数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跑步都有踩黑白键的幻觉。

除了听,就是看。听了很多,看了不少。消化最重要,希望我能多一些发呆的时间,多一点让自己牵着自己往前走。

写到这里,时间不早了,压轴嘉宾闪亮登场:我和你!
“你是我生命中的太阳”、“你给了我面对一切的勇气”!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万物皆因我一念花开”!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