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是我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重新审视:1300-1800年的欧洲绘画》初印象,再观赏一遍经典作品,吹拂落在艺术故事中的浮尘,更生动的情节浮现在脑海。 【策展背景】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倾力打造的“14至19世纪欧洲艺术”展览,通过45个画廊展示超700件艺术珍品,呈现了欧洲艺术发展历程和文化影响的脉络。展览不仅重现了欧洲艺术的演变,更构建了一个跨时空的思想网络,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历史中的欧洲文化及其对全球艺术的深远影响。 展览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早期荷兰风景画(尼德兰or佛兰德斯)、西班牙绘画、静物画、肖像艺术以及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合理策划展示艺术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欧洲文化视角,除了视觉上的享受,更能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对于深入了解欧洲历史和文化的观众而言(我算半个),这更是一场难得的探索欧洲社会、宗教和民俗历史的独特旅程。 【艺术作品中是否有历史真相】 14世纪是欧洲最为多变和最复杂的时期,由多个小国家和领地组成,频繁发生战争和领土争端。宗教依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由此带来文化上哥特艺术风格的主流审美;随着商业活动和城市化逐渐兴起,特别是在意大利和佛兰德斯地区,艺术逐渐从教堂走入富贵人家,文艺复兴开始萌芽。 展览的开幕画廊展出了威尼斯画家提埃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作品,他在1725-29年为威尼期贵族Dofin家族的宫殿接待大厅绘制了一组古罗马历史画卷,共十幅画作,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其中3幅超级精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