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艾克 Jan Van Eyck – 根特祭坛画 Ghent Altarpiece

杨·凡·艾克 Jan Van Eyck – 根特祭坛画 Ghent Altarpiece
图1. 重大宗教节日时艳丽的祭坛画,461cm * 350cm

15世纪初,凡·艾克兄弟在绘制大型祭坛画中,实验出油画技巧
杨·凡·艾克学习乔托的现实主义画风同时,更是将自然景观使用透视技巧融入宗教画中。
当绘画接近现实,贵族、商人阶层们蕴生出肖像画的需求,而不仅仅只在捐助的画中作为信仰的配角。

杨·凡·艾克(1380~1390)-1441,生活在尼德兰地区(逝去的历史,出生地于现今荷兰),弗兰德斯画派;低调的北方画家,主要画作是两类作品:宗教画、肖像画

关于宗教画,凡·艾克兄弟(杨哥哥的哥哥胡贝特Hubert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有些画就标识为凡·艾克兄弟)受捐助人之邀创作的宗教画较多,风格还是很有辨识度,最具代表性的是1415年至1432年期间绘制完成的根特祭坛画(图1)。

关于肖像画,在中世纪末期的流行,与贵族、民众从黑死病的阴霾走出来有关。
黑暗的散去,不是靠上帝的信仰解决的,而是人类自己。生,不能只为信仰;信仰,是为了明亮的活出自我。

摘一段《剑桥艺术史》中的阐述:

14世纪末,从巴黎和勃艮第的法国宫廷传来新的动向,人们对生活焕发出新的热情,对外部事物、穿戴衣着和娱乐中的美产生新的热爱,这些都突然地反映在手抄本的封面和插画中,就像一部无声影片,向我们展示浮华灿烂的宫廷世界。

贵族们从思想上接受了艺术不仅属于上帝属于宗教,也能接纳自然和自己;在凡·艾克改进创新油画方法后,让艺术接近了现实,贵族们的“音容笑貌”便记录到一幅幅的相框里。

其实杨哥哥的作品数量不算多,与他作画太过细致有关,精雕细琢出精品。套用现在的表达,每一幅作品都凝结着崇高的匠心。杨哥哥最被业内业外所一致认为的代表作是根特祭坛画、阿诺菲尼夫妇,下文分别从这两幅作品展开,去领略杨哥哥的超群技艺!


宗教画


1、根特祭坛画,被盗最多的画

看到这个小标题,不要惊讶,被盗最多的根因是这个祭坛画的组合太多了,有20幅木板画组成,每块木板约146.2cm * 51.4cm,都可以单独拆卸,艺术大盗小贼最爱呀!

第一位下手的盗士是艺术狂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又1815年画作回归根特;
接着,普鲁士国王“重金”1.6万刀购买;
一战期间,德国带走了几幅木板;
1920年凡尔赛条约中这些木板画作为赔偿归还比利时。
艾玛,终于合体了。
不过不幸的是十年后1934年又被盗两幅,施洗约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和正义法官The Just Judges(亚当下面的那幅),前者失而复得,后者依然杳无音讯。
失踪的说法有好多,最神秘的是The Just Judges画中隐藏着通往圣杯的秘密地图。现在完整画作中The Just Judges是1945年修复的

欣赏完祭坛画在节日时分打开时的样貌(图1),再看一下非重大宗教节日时,平常静肃的教堂里祭坛画是合上的(图2)。

图2. 大多时日的根特祭坛

大多时日的根特祭坛两种风格,一半华丽灿艳,一半素雅清淡。也许信仰需要用不同的艺术感染教徒教众。

根特祭坛画表达的宗教故事太多了,由于现在我对宗教理解太浅薄,就不拾人牙慧胡乱解释,附上对祭坛画详细解读的链接(戳这儿),感兴趣可以细看(如果看不到,那就是因为...)。

其中故事感最强的是神秘羔羊的崇拜The Ghent Altarpiece(图3),羔羊在基督教中寓意是基督,正在往圣杯中倒入鲜血,暗示的是基督的牺牲。
这幅画先不提人物众多,就连在圣坛下的花儿都有十种之多, 有缬草、三色紫罗兰、蒲公英、野草莓和铃兰等等。

图3. 神秘羔羊的崇拜

除了宗教意义相同外,凡·艾克兄弟没有随同期艺术家**“国际式哥特风格”**之流,而是另辟蹊径,从工具到手法,先行几步。
对比另一兄弟组合林堡兄弟(三人组)的画风,看看约1410年勃艮第公爵定制的时祷书中的月历之五月(图4),能直观感受差异(是差异,不是优劣)。

图4. 贝里公爵时祷书之五月

展开细节(图5):
左列岩上之草、崖上之花、林中城堡的画法体现出精准的观察力和无限的耐心;右边描绘的风景更像是幕布或花毯,当然,象征性的树木不妨碍表达节庆的欢乐。左边的马,眼里透着光;而林堡兄弟用平静平面的马映衬春游男女的神情。

图5. 凡·艾克兄弟与林堡兄弟作品细节对比

2、融入现实景观,罗林大臣的圣母

在15世纪前的西欧宗教画,大多以平面或挂毯作为背景,让宗教人物更显肃穆,与信徒有不可逾越的距离。
杨哥哥做了突破,融入真真切切在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在城市里的建筑,不仅将画的空间延长,也拉近了人与上帝的界限。

The Madonna with Chancellor Rolin,1435年作品,整幅画(图6)只有66cm * 62cm,但却包含了前景、中景、背景
远处隐隐约约在山峦,淡淡蓝白的天空,蜿蜒平静的河流,一定是杨哥哥游历四方的风景;甚至河边的乌得勒支大教堂,教堂的速写现在收藏于卢浮宫;
中景是廊外的街道或塔楼,过往行人也是景;
画面前方是圣母圣子和捐助人,手捧王冠的天使,几何的地板与廊壁上的玻璃空格呼应,营造出真实的空间感。

虽然后世不乏更高明的技巧,更温馨的画面,but,杨哥哥已经在突破太多当时的桎梏,深深折服!

图6. 探索空间透视法

我比较感兴趣21世纪的教堂会不会还是当年模样(图7),做了对比看了下,诶,风骨一样!欧洲的建筑啧啧啧。

图7. 15世纪与21世纪的乌得勒支大教堂

3、同时期大师们,都在突破

漫长中世纪将绘画完全程式画,天使的模样、圣母的衣饰、圣经故事的构图等等,这些在宗教画的画师们脑中,有着根深蒂固的模式,“千篇一律”地画着同主题的圣经故事。
人类历史上很玄妙,当整体文明爆发时,不同民族都同时孕育自己的大师。如春秋时期的“中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北方尼德兰的杨哥哥用油画技巧耐心地勾勒天使和圣母的华丽着装,细看衣物,能有种可触摸的绒面质感;南方佛罗伦萨的Fra Angelico安吉利科,更专注用透视法营造天使与圣母的空间感,朴素的蛋彩转化为温柔的色彩。两位都是大师大师。
本来是想只放上局部对比图,但是真的会有负大师们,放上大图大图。

下面是圣经故事常刻画的主题The Annunciation天使报喜,天使告知圣母,她将以处女之身受孕,生下耶稣。

杨哥哥的作品画幅较小(图8),只有92.7cm * 36.7cm,木板油画(也许它是某个大作品中的一部分)。1436年完工后放置在卡尔特派修道院,1918年被“运到”巴黎,目前收藏在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不同于传统天使报喜的地方,杨哥哥将故事地点置于一个教堂中,而不是玛利亚家中;教堂融入罗马风格的立柱,哥特风格的彩绘玻璃窗;教堂地板上都被填充不同的圣经事故。
满满的匠心!

图8. 两种建筑风格的教堂背景

安吉利科对天使报喜故事的喜爱,太甚太深,他一生共创作了8幅The Annunciation。
最打动大家的是他在1440年左右为圣马可修道院作的下面这幅天使报喜(图9),画幅较正规,230cm * 321cm,现在仍然在修道院接受世人的虔诚注目。画中的天使和圣母相比较就恬淡太多,没有浓妆艳抹,只有宁静的表情和素雅的着装。
看多少遍都是美!
安吉利科对玛利亚院廊用精确透视体现了空间感和景深,天使和圣母也显得立体起来。

图9. 我想有这样的天使翅膀

在15世纪初,绘画的技巧由不同的大师们创作、传播,虽然绘画题材还没能大突破,但给沉闷压抑的中世纪末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能量。
为了更直观感受这种能量,放几张“传统”绘画(图10),依然是用天使报喜故事。
“传统”并不表明就是糟粕,“传统”曾经也是突破,但在新时代,“传统”就成为了革新的基石。


4、蛋彩画的蛋,油画的油

杨哥哥的创新源于蛋彩画的bug,用蛋调和颜料,干得太快,从蛋胶画法演进到油画,为精雕细琢延长了时间。
作为非专业学员,我还是查了下在几类重要绘画形式的差异和演变历程。

4.1、蛋彩画

Tempera,最早在埃及墓室壁画中就有应用,后传入罗马,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绘画方式。
蛋彩的配方复杂,而且多样。典型配方是:
将蛋黄加入手磨的天然颜料粉中,复杂点的也会加入如亚麻仁油、清水、薄荷油、酒精、醋汁等,甚至还有加入蜂蜜、酪奶(听上去好好吃)。
蛋彩调制的颜色比较清亮,由于绘制过程中干得较快,颜料干透后颜色比刚上色时颜色深。作画时常会分层描画,打底色彩最淡,再层层深入。如果底色先上深色,干透后会显得更深,再涂浅色画面会显脏,整幅画将Say Byebye。
熟知颜料品性的高手作品的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和谐,色泽明亮,比如安吉利科的天使报喜。

通常蛋彩画的制作过程是:
在干燥的木板上刷上石膏,石膏干后反复打磨抛光,光滑后应用蛋彩作画。如果想画大画幅,没有那那么大的木板,怎办,那就用若干小木板拼接,类似根特祭坛画;或者,干脆画到大大的墙壁或天花板上吧,这就形成了湿壁画。

4.2、湿壁画

Fresco,最早是13世纪意大利兴起,终结算是在16世纪油画全面胜出的时候。
颜料配方仍然是蛋彩,只是将绘画的制作过程改良了:
先在墙上涂一层粗灰泥,再涂上一层细灰泥,然后将草图描上去,再涂第三层更细的灰泥,这就形成壁画的表层。然后将颜料画在湿湿的灰泥上,done!
因为是画在湿的灰泥上,灰泥干了以后色彩会变淡,所以着色时可以下手重点。

湿壁画的优点就是保存久,画都深入墙身“血肉”了,只要墙不倒,都不会退色。不足也是会比较快就干了(比传统蛋彩画要干得慢),画疵了要修改画?抠掉墙壁再涂?毁了too。
湿壁画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市场占有率极高,性价比比油画高,再加上有大师打Call,最最鼎盛作品就是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画的天顶画《创世纪》。
因为存在追求画作品质胜过性价比的北方贵族及北方画家,油画应运而生。

4.3、油画

Oil,最早就是15世纪初,杨哥哥实验并应用的,北方文艺复兴时期风靡,最终被各路大师们改良应用,直到成为当今西方乃至全球绘画形式的No.1。
油画将蛋彩画改良,用**亚麻子油(或核桃油等)**而不是胶溶性的蛋白或蛋黄调和颜料,初期主要作画在木板上,后期发明了油画布,写生携带更方便,目前也主要是布面油画。
油画颜料干得非常慢,变干后色彩基本保持原样,多种颜色调和画面也不会变脏;因为油画是不透明的,浅色可以覆盖到深色颜料上,所以一般作画是先画深色再到浅色,逐层覆盖;画错了也方便修改。

总之,油画千般好,遂得画家心!数史上最著名油画作品,没有争议,就是莱奥纳多的那幅神秘or诡异微笑的姐姐《蒙娜丽莎》。

居然又啰嗦这么久,继续正题!

5、宗教画中天使的华丽翅膀

因为非专业人士,有时欣赏画作思想会飘,思维跳跃比较大。
那在欣赏杨哥哥的宗教画时,瞄到了好多美丽的天使翅膀,彩色的羽毛,饱满的羽翼。(图11)

如果天使们展开翅膀,定是宛若彩虹!咦,可是收起的翅膀,有一丢丢像西瓜哦。

图11. 小小合集几张凡·艾克的天使

宗教画小结:
杨和胡贝特·凡·艾克并没有依照传统宗教画的固定程式表达圣经故事和圣经人物,创造性用油调和颜料,细细雕琢每一朵花、每一片叶,乃至每一个眼神。
另一方面,杨·凡·艾克将画面从传统室内景拓展到有自然风光的室外景,将前景和背景融合,延伸空间的同时,也让画面里的故事更生动。


肖像画


6、乔瓦尼·阿诺菲尼 Giovanni Arnolfini

杨哥哥对油画技艺的试水成功后,意大利贵族先生准备“拍婚纱照/订婚照”,钦定杨哥哥主笔。
Portrait of Arnolfini and his Wife(图12),1434年作品,这副画作的解读跟寓意不要太多,具体可以移步这里。

我更倾向于作品是对生活场景的真实表达,生活场景也许的确如此精致,人生不必要过多“代表”。

图12. 寓意十足的婚纱照

这幅画是杨哥哥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他不仅作为被雇用的画家,也是阿诺菲尼夫妇在庄重时刻的见证人。
从拉丁文“Johannes de eyck fuit hic”的花体签名中能感受到杨哥哥多么郑重地面对一份有生命的作品(图13)。
这个花体签名多浪漫!就好像在说“你是我心内一首歌”!

图13. 浪漫的签名

签名是大写的浪漫,镜子可真是细致之王呀!
镜子里面的影像延长了画面的空间(图14),镜子装饰的框边阐述了圣经故事。多么小的画面,大师却在这方寸之中,用精准的象征性的笔触讲故事。

图14. 有细节有技巧的镜子

除了给阿诺菲尼画婚纱照,还有他的定制肖像画,嗯,是一个人无疑,用眼白就能从下面找到。

图15. 凡·艾克给贵族们画肖像

7、油画的现实感,贵族的肖像画风靡

中世纪,艺术是服务于上帝的,所以绘画大多表现宗教故事,代替“奢侈的”文字向教众传播教义。
在中世纪后期,14世纪未,肖像艺术开始萌芽,很多画家通过给自己写生以练习绘画技术。中世纪初虽然也有马赛克罗马教皇什么的作品,但是实在很难归为真正的“肖像”,此处就不提了。
最早肖像雕像可能是,1379年-1386年修筑瑙姆堡教堂Prague Cathedral的艺术家Peter Parler以自己样貌为蓝本的作品。这样的风气逐渐在欧洲传播,英国国王理查德二世 Richard II 被画入宗教场景中,他也许就是第一位在画中最接近肖像的捐助人或供养人(donors)。

威尔顿双连画The Wilton Diptych(图16),约1395年作品,现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作品由两块47.5cm * 29.2cm的木板蛋胶画组成,左边是3位圣徒和跪着的国王,右边是圣母子和11位天使。这幅作品是画家用蛋彩画涂在橡木板上的金箔上,非常精致。

图16. 由于没有下载到高清带木框的图,看上去不像木板画了,哭

在杨哥哥打开油画大门之后,捐助者们开始将自己绘制到宗教场景中,在画中真实的自己与圣母子、圣徒互动;或者让画家为自己绘制真正意义上的半身单人肖像。

文艺复兴盛世时,艺术家们汲取了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形成多种多样的肖像画类别,而不仅仅是“严肃直面镜头”的视角,post丰富了,表情生动了。
请再次脑补蒙娜丽莎的微笑,谢谢!


肖像画小结:
杨·凡·艾克改变了颜料调制的媒介,这一个小小的进步,叩响了人类艺术史的伟大文艺复兴的大门。凡·艾克不仅像发明家一样思考创作技法的创新,也像虔诚信徒一般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件,这是任何伟大进步都不可或缺的品质!

写到这吧,感慨一下,艺术的进步离不开人类对在满足了物质文化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贪婪,也许是牵引人类往前走的一只强有力的手!
今天,你贪婪了吗?


参考:
http://www.lukasweb.b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
https://www.wikiart.org/en/